最近中一中的師生衝突是網路的熱門話題。

在畫面中我們看到了一個 情緒失控、歇斯底里的老師以及理性侃侃而談述說自己立場的學生。大部分的人看完視頻之後應該已經選擇立場站隊,看似是非以分。連我都不小心的站了一下立場。

這件事情讓我想到在十幾年前曾經遇到一個事件現場。是在日本一個嬰幼兒賣場,在等著排隊結單時,有一位奶奶、母親和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年約四、五歲有可能更小,她正在尖聲嘶吼、鬼叫的情況,我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兩個大人不回應孩子的瘋狂行為,任由孩子持續的撒潑、大喊、大叫。媽媽的身體處於不斷地受到強烈的拉扯晃動中。終於從奶奶的回應當中約略明白:「你不要再哭了,不要再叫了,這些東西家裡都有,不要再買了,請你冷靜下來大家都在看著你呢,請你冷靜一點,請停止。」 不慍不火的說著。說話的同時小女孩其實正在抓著母親的背,抓著母親的衣服,接著抓著母親的手,媽媽的手臂繼續狂叫,得不到任何回應她蹾下去賴在媽媽的大腿,肢體不斷地扭動。當下所有的賣場寂靜無聲所有的人看著這個場景,空氣中只有過機器過條碼的聲音,跟孩子吵鬧瘋狂的尖叫聲。當下我想,要是我已經抓出去好好的「處理」了。果然,媽媽耐不住出手像抓小貓一樣將孩子提了出去,仍舊是不發一語。而奶奶繼續沉默安靜、優雅的站在那裡。所有的人在當下從靜默,恢復到原本的動態。

當時的我只有一種想法這對婆媳怎麼能夠這麼的冷靜、好氣質、休養的面對這樣的場面?日本人好像對這樣的狀況習以為常?之後回想起來,這三人的關係很微妙,但是我並不喜歡這樣的氛圍。如果了解日本另一個黑暗真實面,他們在教養中存在著冷酷、疏離的精神壓力。

我們很容易的就用「對話內容」決定對錯(還有身份、年紀)。我們經常忽略,這樣的情緒失控不該是 正常的。而這兩位長輩女性的反應也不該是正常的。

日本文化中有一部分是「不給他人帶來困擾」的這樣「美德」。事實上這個美德是社會中相當強大的自制力,而且可能以經變成一種不正常「情緒壓力」負擔。在教養中,會看到這樣的情緒轉移。

如果,是自由慣了的成長環境,可能會推崇這種「美德」。對於從小就在這樣需要自制力的環境再加上來到外在社會的集體與論制約,很多人對這樣壓抑中過生活已經習以為常而忘記自己的情緒感受。

如果明白,美德,跟個人制約、限制是相關的。應該在一個 適度 範圍,而不是過度的克制與壓抑。通常活得自在的人,是能夠在自我與美德之間取的平衡。日本,是相當某種程度的「集體社會絕對服從的文化」。

長期以來,我們把「失控、歇斯底里」給予負評。因為它不符合理性、情緒感情克制的要求。事實上,(情緒)失控、歇斯底里也是一種衝突的結果。

是情緒對話挫折、失敗的結果。我們從來以為用冷靜的、理性對話才是上乘。很多人在「說話」時,說的不是事件本身說的是「情緒」。就像我看到的孩子她吵的是玩具,玩具的真實意義有沒有可能是一種希望「溝通、被了解、陪伴、被看到、互動」的一種代表。可能「買玩具」是一種感情傳遞,可是父母看到的是「花錢」、「重複購買」。

如果個人在對話中得不到回應的需求,對應方無法針對需求給予讓個人滿足的答案,(滿足跟「同意yes」並不是同義字),只是不斷的用看似冷靜,符合理性、說道理的方式做虛應固定式的回答,聲調像是語音信箱留言般的毫無溫度,看似禮貌、理性卻無人性。對需要被理解、情感滿足需求的一方來說,長期來說是一種傷害,特別是幼兒在這樣的階段環境成長。這種疏離、缺乏實質感情溝通的破壞力不亞於真實的暴力,甚至更甚,更像是一種精神的虐待,內在需求被忽略得不到回應之外不斷的受到迴路刺激,長期「對話單一匱乏」造成心智感情上某種程度的阻礙,這是永久的傷害。

家暴「外傷」看得見,情緒的直接衝突,暴怒,可以直接感受發生了什麼事。這種冷漠的精神虐待「內傷」是看不見的,連個人可能都無法意識自己深受「重傷」,隨著時間累積變成一種內在性格的沈痾。當然冷漠的一方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冷酷、冷漠的,這樣的人在未來的兩性、婚姻關係很容易讓另外一方處在 絕望 慢慢的窒息,在窒息前發生的失控行為。

這種內傷,好一點的是自傷、與外界疏離、保持距離、自信心低落、低自尊。嚴重現象在受到刺激的情緒直覺反應之下,將自己的傷痛投射到外界,「無差別的傷害」造成別人的悲劇傷痛。這是過去種下的種子,後來結的果。失控、歇斯底里是內在情緒的行為結果而已。要問的是,誰給這些孩子下的種子。答案應該很明顯,成長環境使然,這還包括學校所代表的社會環境。

失控、歇斯底里是對 僵化、無法溝通、長期不被回應的心理、情緒做的最後的反擊。

大眾認為的「失控、情緒勒索」,這已經是流行的心理名詞。情緒勒索已經變成了一種攻擊或防衛的立場詮釋名詞,經常被使用。情緒勒索通常伴隨著失控、歇斯底里。

失控的區分在於故意還是無意。面對無法溝通、無法改變的態度、僵化、冷漠、不反應的對話。失控是一種解決內在衝突的手段,是為了要讓對方聽到自己的心聲,也在顯示內在的對話、有被了解的欲求未被滿足。無論是用在正面或是負面都一樣。使用這樣的手段方式沒有年齡區分,對於成年人的情緒年齡可能回到幼年的某一個時間點。理性一向是被推崇的,理性的對話很容易變成冷酷、無情。這是在賣場奶奶身上我所看到的氣氛,與其關心孫子的情緒我更在意他人怎麼看我,因為不想失去「美德」。

這個視頻我不討論因果只看結果。一位失控的老師讓我想到了賣場小女孩,她真的好小,卻像個小野獸一般的撒野瘋狂。一群理性講理的學生則是那位奶奶。

只是年齡決定了被理解的條件寬容程度。但是人無論到幾歲,失控跟年齡無關,跟受傷、理解的需求有關。年齡帶來的阻礙是無法承認、面對或是無法意識自己有情緒情感匱乏的原生問題。

而學生。。。。現在的學生有一部分者「相當熟悉」,這是他們生活成長中再熟悉不過的,他們「很懂的應付」這樣的問題,超乎想像的熟練,於是在事件中角色互換,學生變成那個講理、說教者,老師則是「被情緒操控」。因為「關鍵字」足以讓她情緒失控。

拍攝影片上傳只是讓這件事從師生之間的衝突變成了公判。我不知道我們是否有這樣的資格去評判任何一方。但是,我認為老師是最終的事件的「受害者」,誰才是最大受益者?我希望有,而且一定有,如果沒有,這件事受害者實在是太「無辜」了,白白被犧牲在輿論之下。這件事上從學校態度到末端都是個自以為「理性的說教者」,而媒體是給予「風象舞台」的提供者。

每一個衝突都是為了「利益」,沒有利益的衝突就是「失敗的衝突」。利益不見得是肉眼所見的。

金火在水瓶座,我說過這是一個空氣舞台,當一個視頻放到公眾面前訴求的是「輿論舞台」。讓輿論決定「立場、是非」。事實上輿論平台從來不在乎是非、對錯、真實與否。上傳視頻需要的是高潮 Highlight 並不見得是事件本身的是非。片段能看到因果關係嗎?還是我們從現場演出決定時是好人?誰是加害者?輿論的平台只管可以對誰射出子彈。訴求是非的手法不會是如此的。包括錄影的目的。

「情緒失控」這個部分增加了事件的戲劇張力,滿足大眾吃瓜的期待情緒。在傳播、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這個金火衝突在風元素充分的被揮發。

從社群網站蓬勃的發展,風象舞台已經變成另類的「羅馬競技場」,轉戰到這樣的空間開始了一場唇舌殺戮,因這樣的殺戮早已造成各種程度的傷害。一切只是告訴我們人性的另一面是「嗜血」的。我們樂於看到不見血的衝突,會感到興奮、亢奮。當我們面對自己無法取證或是片面相信所有的影音、文字、媒體而加入自己的評斷時,我們也變成一顆子彈。

現在大家看似熱血的關心烏克蘭戰爭在聲張反戰抗惡(俄)同情難民的激情時,是在對看得見的暴力侵犯提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立場。但是另外一種長期以來利用對話挑臖或是片段影音造成扭曲的情緒衝突,各種的視頻片段設計相當多的「高潮」、相當的「嗜血」甚至不斷的Highlight傳播分享。我們為什麼不說,人性內在有一種殺戮特質?而我們現在對這樣的「惡質」感到舒壓、解悶、解氣?金火並不是只有情慾、性。火星的本質就燒殺擄撂。我們只是長期被教化忘記了火星的原貌而已。

而近幾年因為「各種原因」,火星漸漸地「回復本性、本質」。教化後的火星是不具有直接的攻擊性,因為「先禮後兵」。而現在很多狀況是直接的被火星「出征」,當然站在「理性的火星」我會說這種表現是卑卻的火星,卑卻也是火星特質的一部分。卑卻的殺傷力更強,卑卻給予了個人相當多、充分理由、目的去卑卻。當這樣的火星轉而用其他方式發展著看不見的「#羅馬殺戮競技場」。這樣的殺戮戰場沒有真實的身份、沒有成本、沒有代價、不見血、沒有傷口、沒有罪惡感、沒有刑責,還可不斷的刺激人性的麻辣程度、讓對方崩潰就算戰贏。持續的經歷這樣的過程(看媒體影音)中我們失去了同情心,也沒了同理甚至連思考都不需要,因為一切用看的就好,看完為了加入戰場必須立刻反應,這叫直覺性心理反應,跟男性見色勃起是同樣的意思,優雅一點說法是「刺激腎上腺素」。

於是我們連基本的思考、探索、記憶力都減弱成為短暫記憶。所有的記憶連十秒都沒有更不要說訊息消化。沒有記憶但是不斷的 In put 重複類似影像、文字的結果留下來的是「失控、歇斯底里、瘋狂情緒」是絕後影,還有漸漸的情緒麻木的影響,我稱為「情緒陽痿」。我們已經對任何刺激不再有相對應該有的反應,只有更加的刺激才能再度反應。有什麼比戰爭更能刺激人性內在的對死亡、家破、財產消失的恐懼?只有戰爭的恐懼,才能再次意識到肉身有感知會承受痛苦這件事。

曾經在上一個世紀台灣流行音樂界發起了一個「Unplug音樂會」,也就是使用不插電樂器,回到音樂本質,為了聽到樂器本身的音質傳遞,感受的原始的聲音。

在這個世紀要unplug電視、媒體很難,我想我們應該「unplug」自己,拔掉不需要的「in put」聽到個人內在真實的聲音不受外界的影響干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夏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