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我母親跟我說有錢一定要買「大立光」當年,大立光四百出頭。。。我堅持不買。不為什麼,只要我娘說的我一定會「對做」。只為了「不願意聽話」。期間她也說了幾支股票。最後證明,她說的都是對的。
我的人生叛逆期來的很晚,我的不聽從、不服從來自於對母親的抗性,很少是經過大腦的思考。長期以來所受到的慣性感覺、感受讓我直覺反應行為模式而做決定。這樣的「情緒選擇反應」經常是來自於個人的「抗性偏見」而且是「無意識」的。
我只是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解釋,我們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多少的負面或正面的情緒、思想的置入,影響了個人的判斷、思考能力?自己真的能分辨清楚嗎?
不是不為,而是當那樣的「訊號關鍵字、情緒、文字甚至聲音」出現的時候很自然、直接地做出反應。我們的反應很少來自於真正的思考,除非經過個人自我的思考邏輯訓練。
否則我們的「直覺」通常來自於情緒、情感,直覺會反應行為。
所以這是「察覺」的重要性。
大多數的人,大腦思考與情緒之間是不連貫的。
就像看到冰激淋會微笑開心,看到爬蟲類會尖叫。
看到爬蟲類、昆蟲會尖叫的人有多少是真正受到「攻擊」的?
大多是文字、媒體、傳說、聽來的。這其中「蟑螂」不算,我相信很多人不是害怕蟑螂而是討厭、厭惡。
是的,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是否能分辨類別、層次?
還是將討厭都歸類到害怕?還是把恐懼、害怕歸類到討厭、排斥?把人性複雜的情感表現用很簡單的關鍵字處理帶過?無法整理、歸類自己的情緒層次?
恐懼與害怕、厭惡與討厭、愛與同情,同情心與同理心,這些在感受上的差別是什麼?
以上這些是個人在成長期需要學習體驗的部分。而這些差別歸類的分析很多是需要來自於學校的語言文字教育,這屬於國語文的體驗教學。
我們看到冰激淋會開心、微笑是因為有相關直接的美好經驗。
感受到 甜、冰、滑嫩的愉快經驗。
可是,對於恐懼、厭惡的經驗有多少來自於真實的感受?
而真正有這樣感受的人可能是說不出恐懼與害怕。
我曾看到周邊的人對自己孩子面前的菜餚說:「這是苦瓜,你要吃嗎?很苦喔,你可能會不喜歡吃。」於是,孩子直接放棄。他失去認識苦瓜的機會,他可能開始排斥苦瓜,他害怕苦瓜的原因連結,因為他曾經有的「苦」的不愉快記憶。這個苦以孩子來說最可能是「藥」的體驗。於是苦瓜與藥掛鉤上。喜歡吃苦瓜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這樣的「掛勾」。但是暗示後的編輯感受比事實來的強大。
我們的人生中有多少是未曾經驗卻有感受的判斷是來自於「暗示」?
有幾個小孩會面對陌生的食物經驗在勸阻後會說「我吃看看?」
因為這樣得來的反應可能會是「你傻啊?都先跟你說了?還試?」
於是我們失去了「嘗試」的勇氣與體驗。為了要成為一個「不傻的人」。
又有多少孩子在大人的設的「陷阱」之下取得糟糕的體驗?
這樣的幼年成長經驗可能決定了我們成為一個循規蹈矩的順向思考,卻失去挑戰、多方思考、判斷的能力。還是試著嘗試、挑戰自己決定自己的感受選擇?
當然,每一個人的感受好壞決定在「第一次」的經驗,有多少人願意給自己「第二次」刷洗第一次的劣質印象?
最重要的是有多少人「察覺」自己的「直覺情緒反應」是來自於不斷的被重複暗示影響?
前一陣子的相當流行的「#Gaslighting效應」隨著新聞熱度不再被討論,煤氣燈效應是名詞新鮮實際上並不是特別的事,它是存在我們空氣當中一直與我們共伴。只有特別的明顯或是需要被凸顯的時候,單挑出來討論。
其實 Gaslighting效應 本來就存在人類生態中,只是這許多年變本加厲的運作而已。
「認知作戰」也是一種 Gasliting效應操作,你,知道嗎?
木趨近於海王星。。。。全世界是不是都籠罩在 瓦斯 中呢?
我們的認知是來自於自己的 思考 還是 瓦斯?
這會決定自己的未來方向。
所謂的存亡,
看似是集體意識的趨向,集體意識其實是群體的智慧選擇結果。
最後是「個人造業個人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夏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